昨日,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《2015年河南省城鎮基礎設施擴能增效工程實施方案》。按照《方案》,至年底,全省將達到設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積12平方米,公共用水普及率達到93%,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%,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等目標。
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。鄭州市完成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,加快建設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,軌道交通5號線工程實現90%站點開工,全年完成投資107億元。
加快供水設施建設。建設城市供水項目120個,其中南水北調沿線受水城市水廠建設19座,建成8座,完成投資20億元,新增日供水能力59萬噸;力爭再開工建設6座。重點加快鄭州市羅垌水廠、新鄭市二水廠等建設步伐。
加強市政道路、城鎮橋梁的建設與改造。新建、改造城市道路建設項目500個,新增城市道路1100公里,完成投資335億元。各省轄市要建設(增建)5條以上快速路,建設兩條以上10公里的設施齊全、綠化、亮化、優化的主干道樣板工程。完成對所有城鎮橋梁的全面檢測,加固改造危橋154座。
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。建設污水處理項目200個,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100萬噸。重點推進鄭州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二期、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工程等建設。新增垃圾日處理能力2000噸,推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。鄭州、洛陽開展餐廚垃圾處理試點項目,完成投資130億元。
加快城鎮市政管網建設。新增供水管網600公里,加快城鎮燃氣配套管網建設及更新改造,力爭新建擴建燃氣管網1600公里、供熱管網1000公里。建設城市排水防澇項目170個。省轄市加快開展地下管廊試點項目建設,結合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、舊城區改造、道路新(改、擴)建,在重要地段和管線密集區建設綜合管廊。
加強生態園林建設。完成城鄉綠道、集雨型或下沉式生態綠化、河流生態景觀廊道等重點項目120個。每個省轄市要建設或改造完成1~2個綠道建設試點項目、1個生態型節約型園林綠化示范項目、1條河流生態景觀廊道和1個防災避險公園。
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。按照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的原則,配套建設雨水滯滲、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,積極推進自然積存、自然滲透、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建設。加快編制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,全面啟動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建設。